
地 点:广州 东山宾馆
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同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上海佳构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建筑结构》杂志社
演讲嘉宾
|
单位/职务
|
报告题目
|
容柏生
|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 总裁,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
待定
|
王亚勇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顾问副总工程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主编,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
Input and output:
关于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输入与输出的讨论
|
任庆英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总工程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
待定
|
魏 琏
|
深圳市力鹏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 董事长、
总工程师
|
待定
|
娄 宇
|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副院长、总工程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
能量法在结构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
|
叶列平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基于建筑倒塌率目标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
周 云
|
广州大学 校长助理
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研究中心 主任
|
耗能减震结构的弹塑性分析
|
罗赤宇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
|
某超高层结构在长短周期地震波作用下弹塑性分析对比
|
钟玉柏
|
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
深圳地铁科技大厦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及节点弹塑性分析
|
扶长生
|
上海长福工程结构设计事务所 董事长
|
动力非线性分析的离散性及其设计评估
|
李志山
|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广州数力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
动力弹塑性并行分析技术的探讨和SAUSAGE软件的实现
|
诸福华
|
上海同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广州歌剧院钢结构的体系布置及受力特性
|
徐自国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
结构弹塑性分析方法及对我国高层建筑的几点启示
|
江晓峰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
基于LS-DYNA程序的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与工程应用
|
谢靖中
|
上海佳构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
建筑结构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发展趋势 ——裂缝计算、剪力墙分析、计算速度及评价体系
|
汪 洋
|
奥雅纳工程顾问 总工程师
|
非线性分析在复杂结构的应用和展望
|
陆新征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副教授
|
建筑抗震弹塑性分析的发展及程序开发
|
侯晓武
|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经理
|
MIDAS Building抗震性能设计的实现方法
|
四、会议招商
姓名(名字间请勿留空)
|
单位
|
职务
|
手机(必填,后续发通知用)
|
电子邮箱(必填,后续发通知用)
|
地址、邮编
|
|
|
|
|
|
|
|
|
|
|
|
|
|
|
|
|
|
|
住宿要求
|
□与本单位参会代表合住
□包房
□不住
|
入住时间
|
□11月15日 □11月16日 其他
|
||
是否提交论文
|
|
论文题目
|
|
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胜利召开
2012年11月15~17日,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结构》杂志社共同主办,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同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在广州东山宾馆隆重召开,近430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盛会。会议还得到了上海佳构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
11月16日上午8:00大会正式开始。开幕式由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建筑结构》主编王学东主持。容柏生院士首先致辞,他首先从规范和构件两个层面对弹塑性分析方法做了概括性的介绍,并提出对复杂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的必要性。他提到,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并不是很长,也还存在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主办单位举办的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是非常及时的,是具有远见性的,并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来一个互相交流,互相提高的机会,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最后诚挚欢迎与会的领导、专家和学者,也预祝此次研讨会的举办能够圆满成功。随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任庆英在开幕式致辞,他代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与会的领导、专家和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诚挚的问候。他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剧,造型新颖、风格迥异的复杂建筑结构越来越多,这些建筑在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也给结构工程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地震作用下,如何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是众多结构工作者研究的课题。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尤其是高层、超高层建筑,进行弹塑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弹塑性分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将充分发挥自己的综合技术优势,积极组织和参与更多、更好的学术交流会议,为广大工程设计人员搭建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行业技术的共同进步!开幕式的最后,王学东主编说,弹塑性分析是目前结构设计中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本次会议的报告专家有掌握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的院士、大师,也有在一线实战经验丰富、从事弹塑性分析设计研究和软件开发的中青年专家。相信他们的报告会给大家收获和启迪,给大家的设计和研究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他还特别代表《建筑结构》杂志社对各位参会代表及诸多企业多年来对《建筑结构》杂志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提到我们之所以将这个会议的名字叫做建筑结构高峰论坛,是想在每两年一届的结构大会外,打造一个针对具体的行业热点进行专题交流的平台,就像这次是针对弹塑性分析的,我们希望通过建筑结构高峰论坛这个平台提供更多大家喜闻乐见的专题研讨。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报告正式开始。来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副总工程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主编,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亚勇,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娄宇,深圳市力鹏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王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任庆英,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广州数力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志山(容柏生院士作为推荐人首先对报告做了概述性的发言),上海佳构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靖中,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叶列平教授,分别介绍了弹塑性分析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关键性问题,例如弹塑性方法的概念、结构弹塑性时程中分析输入与输出、弹塑性时程分析在我国的运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等等。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江晓峰、上海长福工程结构设计事务所董事长扶长生、奥雅纳工程顾问总工程师汪洋、上海同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诸福华、广州大学校长助理、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研究中心主任周云、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罗赤宇、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钟玉柏、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经理侯晓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徐自国、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陆新征,分别介绍了材料的本构关系、弹塑性分析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耗能减震结构的弹塑性分析、以及建筑抗震弹塑性分析的发展及程序开发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与技术。会议采用了现场讨论的形式,大多数报告结束后都留有一定的现场提问交流时间,报告专家与代表对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发展前景及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大型工程实例介绍了弹塑性分析模型的建立和具体的计算方法,会议内容丰富、实用性强。400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热烈的掌声时时响起,广大工程师们认真聆听着专家学者的报告,会议间歇期间积极主动地跟业内专家交流,代表们互换名片,相互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业内一些知名企业也利用本次会议的机会,在会场外布展,对企业进行宣传、与参会代表进行交流,场面热烈。
该次会议的另外一个亮点是《建筑结构》杂志微博【《建筑结构》杂志微博于2011年开通,一直得到业内广泛关注,目前粉丝接近13000,已在新媒体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同步直播,吸引了众多粉丝围观,据不完全统计,会议当日官方微博“@建筑结构杂志”的微博发布量约为220条,总转发量以及评论数达1000次以上。因研讨会的选题为一线工程设计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了参会代表和广大粉丝的赞许和肯定,借用微博平台上某粉丝的说法,“《建筑结构》杂志举办的该次研讨会引起了一股广大工程师对弹塑性分析讨论的热潮”。报告专家罗赤宇、汪洋、陆新征等也对微博上的部分提问进行了解答。
17日上午,主办方组织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广州塔(小蛮腰)、广州歌剧院等广州市代表性建筑,参观直到中午才结束,代表们仍意犹未尽。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投稿182篇,经过评审,筛选出118篇收入论文集,《建筑结构》杂志社作为主办方,对此次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进行了精心的筹划和细心的准备,与会代表对本次会议的专家报告和会场服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对今后高峰论坛的会形式和选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主持人及演讲嘉宾风采:
![]() |
![]() |
![]() |
容柏生院士 | 任庆英大师 | 王学东主编 |
![]() |
![]() |
![]() |
![]() |
![]() |
![]() |
王亚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顾问副总工程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主编,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
娄宇(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副院长、总工程师, |
![]() |
![]() |
![]() |
王森(深圳市力鹏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 董事长、总工程师) | 任庆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总工程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 李志山(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广州数力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
![]() |
![]() |
![]() |
谢靖中(上海佳构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 叶列平(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教授) | 江晓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
![]() |
![]() |
![]() |
扶长生(上海长福工程结构设计事务所 董事长) | 周 云(广州大学 校长助理 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研究中心 主任) | 汪 洋(奥雅纳工程顾问 总工程师) |
![]() |
![]() |
![]() |
诸福华(上海同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 | 罗赤宇(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 | 钟玉柏(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
![]() |
![]() |
![]() |
侯晓武(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经理) | 徐自国(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 陆新征(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副教授) |
会议现场
![]() |
![]() |
展位
![]() |
![]() |
工程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