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建筑结构>> 期 刊>> 2004年>> 第10期>>正文内容
考虑空间组合作用的高层住宅塔楼结构抗震设计
高向宇 苗建方 陈刘钢 周 云
摘 要
 高向宇 (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 100022)
 苗建方 陈刘钢 (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广州公司 510070)
 周 云 (广州大学 510405)

[提要]  通过对比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和三维动力有限元分析所得的结构模态参数和结构地震反应,识别了所建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种带有逐层连体结构、由多个抗侧力结构组成的高层住宅塔楼的内力分布特点,包括核心筒、框支剪力墙以及转换层的受力特点。发现了各抗侧力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逐层连体刚度对抗侧结构之间内力分配规律的影响。确立了考虑空间组合作用以及塑性内力重分布影响的结构抗震设计原则,提出了可供其他结构设计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  连体结构  转换层  结构分析

A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developed and verifi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both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seismic responses with a shaking table test model of a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On the bases, the inner force distribution, the mutual actions between lateral structures, and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upling structures on the mutual action are studied. The seismic design philosophy is then established,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design are made.
Keywords:  high-rise building; seismic design; coupling structure; transfer structure

     参  考  文  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J186-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傅学怡,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议建筑结构学报,1999,20(2).
4.魏琏,王森.转换梁上部墙体受力特点及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建筑结构,2001,31( 11).
5.王吉民,黄坤耀,孙柄楠等.连体刚度和位置对双塔连体高层建筑受力性能的影响建筑结构,2002,32(8).
6.Sabnis G M, Harris H G, White R N, et al. Structural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Prentice-HaLl, 1983
7.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JGJ101-9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8.高向宇,周福霖,罗学海等.带有转换层的多塔楼结构模型试验研究建筑结构,1998,(12)
9.周  云,高向宇,阴  毅等.中海名都高层结构的模拟地震振动台实验研究.见:第17届高层建筑结构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卷,杭州,2002.
10.高向宇,周  云,苗建方等.空间组合式住宅塔楼结构抗震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防灾减灾版,2003,36(4).

下载地址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这篇论文要求至少是本站的注册会员才能阅读!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