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 点:南京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结构》杂志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顾 问:
周福霖 容柏生 汪大绥 王亚勇 傅学怡
主 任:
吕志涛 任庆英
副主任委 员(按拼音排序):
戴雅萍 范 重 冯 远 高承勇 黄世敏 李爱群 李宏男 李英民 李云贵 刘西拉 娄 宇 吕西林
苗启松 温留汉 吴 徽 吴智深 夏长春 叶列平 郁银泉 周 云
主 任:
吴 刚 王学东
副主任:
夏长春 孙 逊 邱洪兴
秘书长:
敬登虎 杨 琳
委 员:
张幼启 魏 星 王 彬 霍豫慧
李 娜 吴定燕 吴 琼 孙 建
陈春超 刘旭东 包轶楠 孙兰香
谭志成 张宁一 史 浩
南京钟山宾馆的位置详见下图。宾馆电话:025-84818888(乘出租车至钟山宾馆:南京站约20元,南京南站约35元,南京机场约150元)。

姓名
|
性别
|
职务/职称
|
电话(手机)
|
Email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名称
|
|
||||||||
地址
|
|
邮编
|
|
||||||
住宿要求
|
□合住房 □包房 □不住
|
入住时间
|
□25日 □26日 其他
|
||||||
是否提交论文
|
|
论文题目
|
|
||||||
是否参加工程参观
|
|
||||||||
会务组联系方式:《建筑结构》编辑部。杨 琳(010)88375434(会议咨询,合作),王 彬(010)57368784(会议报告),霍豫慧(010)57368785(投稿查询), 吴 琼(010)57368787(报名查询)。
传真:(010)57368781 Email:jzjgzk@cadg.cn(论文集投稿);bspaper@cadg.cn(参会报名)
会议详情及动态请关注建筑结构网站:www.buildingstructure.cn 微博:http://weibo.com/jzjg
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论坛成功召开
2012年5月26~27日,由东南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建筑结构》杂志社共同主办,《建筑结构》杂志社、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承办,上海赛弗工程减震技术有限公司、南京丹普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协办的“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近450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盛会。
![]() 5月26日上午8:30大会正式开始。开幕式由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吴刚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吕志涛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缪昌文教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任庆英,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夏长春,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孙逊、《建筑结构》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王学东,作为主席台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任庆英总工首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代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来自国内外的领导、专家和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诚挚的问候。王学东同志代表会议组委会和《建筑结构》杂志社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建筑结构》杂志作为国内结构专业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自创刊以来一直关注抗震技术,将其作为最主要报道栏目之一,刊发了大量这方面的文章,也希望继续打造类似今天这样的交流平台。吴刚院长和吕志涛院士在他们的发言中,对《建筑结构》杂志和举办的活动进行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经过长期的沉淀和积累,由《建筑结构》杂志社为主发起的建筑结构相关的历次行业会议无论是参会代表的层次、人数规模还是报告质量都非常高,已经变成了一个行业品牌,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认可。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报告正式开始。来自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tephen A.Mahin教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张建平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佐藤忠信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陆勇教授,美国国家公路联邦总署抗震研究室主任颜文晖博士、日本名城大学葛汉彬教授,日本神户大学孙玉平教授,日本大阪大学Hiroshi Kuramoto教授,日本东京构造计划研究所杨克俭博士,分别介绍了各自在抗震、隔震等方面的经验以及最新技术研究和材料、体系研发等方面的进展。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任庆英、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工傅学怡、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章征涛博士分别介绍了2014青奥中心、平安金融中心、宿迁苏豪银座等工程结构设计;同济大学吕西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刘西拉教授、上海现代集团总工程师高承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所长、副总工程师苗启松、上海长福工程结构设计事务所董事长扶长生、重庆大学李英民教授、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总工程师钟阳、AECOM中国董事总经理李红雨分别报告了结构的抗震和加固设计、抗倒塌、推覆分析和桩基抗震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东南大学李爱群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李宏男教授、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院长张敏、广州大学周云教授、奥雅纳工程顾问总工程师汪洋、上海赛弗工程减震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坤耀博士、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系张国镇教授分别介绍了建筑结构隔震和耗能减振技术领域以及阻尼器研发和设计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主持人风采:
本届会议重点围绕复杂工程的抗震设计与隔振、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交流总结工程结构在抗震、隔振、加固改造、诊治维护及安全控制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经验。通过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外专家的报告让业界对国外结构工程的抗震设计研究的最新进展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很多技术和经验值得国内借鉴。而国内各位教授、总工和专家的报告则更加精彩,充分展现了作为地震灾害频发的中国在抗震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450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热烈的掌声时时响起,广大工程师们认真聆听着专家学者的报告,会议间歇期间积极主动地跟业内专家交流,代表们互换名片,相互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业内一些知名企业也利用本次会议的机会,在会场外布展,对企业进行宣传、与参会代表进行交流,场面热烈。时值东南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故27日下午,主办方组织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东南大学九龙湖新校区,包括体育馆(施工中)、土木工程学院实验室等。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投稿318篇,经过评审,筛选出216篇收入论文集,这些论文基本涵盖了目前抗震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各个领域。《建筑结构》杂志社作为主办方和承办方,对此次抗震技术国际论坛进行了精心的筹划和细心的准备,国内外与会代表对本次会议的专家报告和会场服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对下次会议的举办形式和内容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
26日上午大会报告 | ||
|
Stephen A.Mahin |
|
题目:近期地震教训:建立更多可恢复性城市 |
||
摘要: |
||
录音 |
||
|
吕西林 |
|
题目:结构抗震设计的新概念——可恢复功能结构 |
||
摘要: |
||
录音 |
||
|
佐藤忠信 |
|
题目:Physical meaning of phase in earthquake motions and its modeling to simulate design earthquake motions |
||
摘要: | ||
录音 | ||
|
任庆英 |
|
题目:2014青奥中心合作设计 |
||
摘要: |
||
录音 |
||
|
傅学怡 |
|
题目:平安金融中心弹塑性分析 |
||
摘要: |
||
录音 |
||
|
张建平 |
|
题目:Nanotechnology in Civil Infrastructures |
||
摘要: |
||
录音 |
||
|
刘西拉 |
|
题目:钢筋混凝土结构倒塌的前沿研究及存在 |
||
摘要: |
||
录音 |
||
|
陆 勇 |
|
题目:抗连续倒塌与抗震设计的内在联系及研究方向探讨 |
||
摘要: |
||
录音 |
||
26日下午大会报告 | ||
|
颜文晖 |
|
题目:交通结构物的抗震防护 |
||
摘要: |
||
录音 |
||
|
高承勇 |
|
题目:上海地区建筑结构桩基水平抗震设计 |
||
摘要: |
||
录音 |
||
|
李爱群 |
|
题目:建筑结构减振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
||
摘要: |
||
录音 |
||
|
苗启松 |
|
题目:既有砌体建筑外套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成套技术研究 |
||
摘要: |
||
录音 |
||
|
李红雨 |
|
题目:多专业一体化设计是高性能建筑的必选 |
||
摘要: |
||
录音 |
||
|
汪 洋 |
|
题目:ARUP阻尼器在高层结构中的应用 |
||
摘要: |
||
录音 |
||
|
孙玉平 |
|
题目:Development of high seismic performance concrete structures with low residual deformation and damage |
||
摘要: |
||
录音 |
||
|
章征涛 |
|
题目:宿迁苏豪银座层间隔震设计 |
||
摘要: |
||
录音 |
||
|
黄坤耀 |
|
题目:关于位移型阻尼器如何设计应用的探讨 |
||
摘要: |
||
录音 |
||
|
葛汉彬 |
|
题目:高性能金属阻尼器的开发 |
||
摘要: |
||
录音 |
||
27日上午大会报告 | ||
|
Hiroshi Kuramoto |
|
题目:Development of composite CES structural system |
||
摘要: |
||
录音 |
||
|
李宏男 |
|
题目:结构减振控制研究进展 |
||
摘要: |
||
录音 |
||
|
扶长生 |
|
题目:推覆分析的原理和实施 |
||
摘要: |
||
录音 |
||
|
李英民 |
|
题目:中美建筑抗震设计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
||
摘要: |
||
录音 |
||
|
张敏 |
|
题目:消能减震技术在苏商大厦中的应用 |
||
摘要: |
||
录音 |
||
|
张国镇 |
|
题目:中间层隔震建筑之研究与应用 |
||
摘要: |
||
录音 |
||
|
周云 |
|
题目:耗能减震结构体系创新 |
||
摘要: |
||
录音 |
||
|
钟阳 |
|
题目:模型的误差(云南地区抗震设计问题探讨) |
||
摘要: |
||
录音 |
||
|
杨克俭 |
|
题目:东日本311大地震2次构件和设备破坏及日本楼房抗震诊断加固现状简介 |
||
摘要: |
||
录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