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建筑结构>> 公告>>正文内容

面向工程的地基基础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圆满召开

 

会议简介

2016624-25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桩基学术委员会、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岩土工程委员会、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建筑结构》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面向工程的地基基础技术交流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来自全各地35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嘉宾致辞

 

 

任庆英

 

高文生

孙宏伟 

大会正式开始前,由《建筑结构》杂志社主任王彬主持嘉宾致辞环节,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任庆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所长、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文生,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岩土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宏伟分别为本次大会致辞。他们均表示地基基础是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基。地基选择或处理得正确与否、基础设计与施工质量的好坏与否均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近年来,我国地基基础工程急速发展,涌现出了众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但一些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由于没有被纳入相关现行标准规范而对使其推广应用受到影响。同时,一些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加固对各种规范、规程等技术标准的依赖性过强,未能很好地与地质条件、现场施工条件结合,既可能造成保守浪费,又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地基基础工程设计、施工和加固过程中进行比选优化、综合分析和风险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可见结构工程师与岩土工程师责任重大。

 

大会报告

顾国荣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在题为《上海地区超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实践》的主题报告中,顾国荣大师结合上海地区的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的案例,讲解了超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实践,包括上海地区软土工程特性研究成果、如何选用合适的勘察方案和技术手段(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根据工程特点、岩土体性质、地区建筑经验,推荐经济合理的桩基设计参数,进而对设计与施工中易发生的问题提出注意事项,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重要内涵。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岩土工程师所承担的工作从最初的工程地质勘察,逐步发展为工程地质勘察+单项咨询,到现阶段的岩土工程一体化咨询,包括原位测试与原型试验、试桩分析、桩基方案咨询、基础沉降预测、基坑对桩基影响咨询、桩基施工工艺咨询等。优良的勘察成果报告、有经验的岩土工程师,可帮助设计与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场地岩土体的特点,引导设计人员进行合理的桩基设计,建议施工采取合适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起到工程前期咨询作用,因而勘察工作是整个地基基础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丘建金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在题为《深圳填海区软土工程问题及其对策》的主题报告中,丘建金总工程师介绍了深圳地区填海及软基处理工程进展,以后海区填海工程为例分析了填海区软基稳定性问题、填海区地面沉降问题、填海区桩基问题,填海面积大。该工程淤泥层厚、含水量高,地基基础工程难度大;采用了多种工法,填筑海堤和隔堤有抛后挤淤、超载抛石爆破挤淤、砂被围堰,大面积场坪软基处理有堆载预压排水固结、真空预压排水固结、联合排水固结、直接堆载挤淤,过渡带和其他特殊地带有强夯法、搅拌桩复合地基、砂石桩复合地基、强夯置换复合地基、管桩复合地基,地铁车站和区间周边需要采取专门工程措施。因此,设计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条件区别对待,务必精心设计、精心施工,该案例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值得同类工程借鉴。

 

康景文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副总经理

 

康景文总工程师在题为《软弱地基典型桩基事故分析与处理》主题报告中指出,由于各地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软弱地基即使采用桩基础,仍出现大量因在建设过程中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及处理不当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并结合近期处理的有代表性的桩基工程事故,针对原因分析、处理设计、处理效果及工作体会加以阐述,分享了经验教训:对地层有明显差异的深厚软弱场地,应在薄弱部位增加桩长或增加桩的数量,而不能仅限于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应结合当地经验进行沉降计算复核,按变形控制原则确定桩长;应充分考虑挤土效应和超孔隙水压力影响,施工过程中,宜从中间向外侧施工,以减少挤土和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且应复打;当压桩力大于桩的承载力时,应通过压桩过程中桩顶的屈曲控制钢管壁厚;因钢管桩(空桩)刚度较小,桩顶有一定的变形,为有效限制沉降,钢管桩必须灌注混凝土等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刘焕存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员

 

刘焕存研究员在题为《新近高填方场地地基处理与嵌岩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突出的建设用地矛盾,使我国西部地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不得不面对众多“开山填谷”、大挖大填而形成大规模的高填方场地的岩土工程问题,包括山体高边坡稳定性、高填方场地工后沉降量控制、高填方地基处理技术、高填方桩基负摩阻力、高填方地下水及基岩裂隙水等。报告全面讲述了结合当地具体项目开展了高填方场地地基处理以及嵌岩桩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工作成果,通过试验,面层高能量强夯能够消除10m范围内湿陷性;建议整场地采用高能量强夯处理,强夯影响范围外桩侧存在负摩阻力;分层多重管高压注浆,能够提高桩侧摩阻力,消除湿陷性。该试验研究工作投入大、数据多、资料宝贵可供同类工程借鉴参考。

 

王继忠

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董事长

 

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地基基础技术创新联盟成员之一,王继忠董事长对地基基础技术创新联盟的成立、宗旨及关键性技术进行了全面讲解,并详细介绍了天津武清新建工程设现场实演和观摩活动。地基基础技术创新联盟(TIAFE)是由30余家拥有专利创新技术的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的非营利性联盟,联盟成员拥有桩基础、基坑支护、地基处理等众多专利技术和创新工艺。中国地基基础技术创新联盟的宗旨:开展联盟成员间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的交流,共同探讨地基基础、岩土工程领域设计、施工等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促进行业 进步;通过建立相关机制实现联盟成员间新技术互补、互助,促进联盟成员间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组建行业专家团队,对项目进行岩土方案优选,建立中国岩土工程领域最大的技术优化平台。

 

 

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徐彤副总工程师在题为《波森特集团技术研发项目介绍》主题报告中指出,波森特集团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新技术研发,载体桩技术是其代表性成果,其原理为侧限约束下的土体密实,即在入土一定深度下,通过柱锤的势能W×h冲切土层形成孔洞,并迅速填料作为介质进行夯实,反复进行,挤压土体中的水和气,实现土体的最优密实,载体桩的控制指标为三击贯入度,通过三击贯入度控制填料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桩端土体密实度。籍此次交流会之际对于载体桩系列技术、等能量等变形挤密桩、异型桩、微型长螺旋挤扩桩、即打即压技术等多项新研发项目进行了交流。

 

刘彦生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总工程师

 

在题为《新时期地基基础可靠度设计思辨》的主题报告中,刘彦生总工程师首先论及结构设计方法论,重点探讨了理论导向与问题导向的思维模式,接下来论述了地基基础设计的实质及关键性问题,对于天然地基、复合地基、桩基等地基基础型式进行了全面、扼要地述评,此后围绕建立地基基础可靠度设计的途径,分享了个人多年来的积极思考与研究心得,地基基础工程应该建立库的概念,搜集大量数据,通过大量的样本分析计算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异,找到规律,对计算值进行修正;由于地基基础计算分析的不准确性,这样的数据库更有意义,能够为我们提供很多设计经验,提高设计的可靠度。这样的方法是有效的,同时具有继承性,随着样本的增多可以逐步改进,不断修正误差。

 

郑伟锋

中化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总经理

 

郑伟锋总经理在题为《建筑基坑(半)自动化监测技术与云平台》主题报告指出,目前很多建设工程结构安全监测还是采用传统人工检测方式,针对其不足之处“测不实时、解不及时”,发展自动化监测系统是大势所趋。介绍了监管监测云平台系统设计,包括流程设计、功能模块设计、逻辑关系设计。以电脑端版本为例,讲解了建设工程安全监管监测云平台的研制与实际应用。云平台的技术亮点,相对人工与自动化监测,即时上传平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数据的不确定性,且操作更加便捷、高效、安全,可以实现多种预报警方式,让异常数据无处可逃,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让监测真正发挥作用。最后,介绍了近期推广应用及今后市场扩展,日后可推广至其他行业,如边坡、高层建筑、港口、海上风电、电力铁塔、通信铁塔等行业及领域,市场潜力巨大。该报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刘金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

设计咨询部主任

 

刘金波主任在题为《地基基础事故处理技术要点及启发》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工程安全,基础先行。地基基础很重要,一定要加强重视,地基基础不出事则已,出事则很难处理。虽然我们现在的设计、施工监管体系很完善,但基础工程事故仍时有发生,如基坑坍塌、既有建筑基础沉降出现问题,沉降严重不均、倾斜等近年来处理多起地基基础工程事故,一些工程事故的发生是有共性的,报告有针对地进行了总结与讲解,包括对肥槽的回填材料和回填质量不重视、不重视施工顺序对基础安全的影响、对水对基础安全的影响重视不够、填土地基上的基础设计考虑不全面、对计算假设对具体设计的影响不能正确判断、单侧裙房对主体建筑倾斜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逐一进行了分析与讲解。地基基础的核心是沉降量和沉降的均匀性。设计、施工和检测一定要牢牢抓住这点,围绕这点进行设计、施工和检测才是根本和关键,还要根据当地经验,因地制宜。

 

钟冬波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基所

总工程师

 

在题为《桩基工程试桩的必要性及受力状态对结果的影响》的主题报告中,钟冬波总工程师通过丰富的工程实例资料,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试(验)桩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通过试桩确定和验证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分析桩侧阻力、桩端阻力以及相应桩身变形,掌握单桩的承载特性;为确定基桩承载力特征值提供依据;确定和检验桩基成孔施工设备、成孔工艺、桩位的控制、桩身垂直度的控制、灌注桩护壁泥浆的浓度、混凝土的浇注、后压浆参数等,为工程桩施工流程和工艺参数选择提供依据。常规抗拔桩,与预应力抗拔桩,由于荷载施加作用点不同,两种桩型的受力状态不同,在上拔荷载基本相同时,桩顶上拔量呈现出极大差异。在桩型选择上建议综合两种桩型各自技术优势、工程造价等因素合理选择。多次强调,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应依据设计基桩受力状态,采用相应的静载试验方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

 

朱允伟

北京荣创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在题为《潜孔冲击高压旋喷桩研发与应用》的主题报告中,朱允伟副总工程师完整地介绍了近期成功研发的潜孔冲击高压旋喷桩的先进工艺,其首创“高压水、气、浆+高频振动冲击+气爆”的联动工作机理;不但适用于一般地层,尤其对于复杂地层和场地条件具有极强的攻坚能力,解决了复杂地层成孔施工难题并有效地解决了垂直度及成桩直径控制难题;可以实现一次性成孔成桩、垂直度好、成桩直径大、强度高。该工艺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而且减少污染、降低造价,可用于止水帷幕,还将积极推广应用与复合地基、桩基础等不同领域。潜孔冲击高压旋喷桩研究与应用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潜孔冲击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列为2015年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李钦锐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

 

在题为《第二体育馆修缮及地下空间综合改造工程》的主题报告中,李钦锐通过以下七个部分对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修缮及地下空间综合改造工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包括:1)既有建筑概况;2)既有建筑修缮改造建筑、结构设计概况;3)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托换结构设计;4)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托换结构施工;5)施工监测;6)竣工实景展示;7)结论。通过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修缮及地下空间综合改造工程案例指出,既有建筑修缮改造项目,特别是历史建筑,在修缮改造之前,应进行详尽的既有结构及地基基础的查勘及鉴定工作,方案的选择应以保护为出发点,采用严于现代建筑的方案及措施。加固改造方案选择的限制因素较多,应综合考虑既有建筑保护、施工条件、技术条件及经济条件选择,历史建筑的修缮改造,既要按照建筑保护要求,保证建筑的结构安全、外观完好,还要考虑新建部分与原有部分的统一、协调与融合,做到修缮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统一。

 

孙宏伟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岩土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孙宏伟副总工程师在题为《桩土复合的地基•察异与设计》的主题报告中指出,桩土复合的地基——聚焦复合地基与复合桩基,首先分析了其桩土相互作用的异同、地基应力的差异,当前不同的桩土复合的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差异明显,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应引起充分重视,地基方案比选分析应紧扣应力分布、岩土模量、成桩工艺与侧阻端阻等关键技术要点;基于复合地基设计变形控制设计原则,探讨了复合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的存疑问题,提出了复合地基设计的承载力双控原则并加以论述,设计、勘察、施工、检测、监测等诸多环节均应遵循变形控制原则,结构工程师与岩土工程师的密切配合是做好地基基础设计的可靠保证。

 

大会报告主持人

任庆英

高文生

康景文

 

李伟强

 

本次大会报告邀请了4位工程界内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主持,他们分别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任庆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所长、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文生,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康景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复杂结构院地基所副所长,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岩土工程委员会秘书长李伟强,他们的精彩点评为本次大会增添的许多色彩。

 

场外展会

本次会议吸引了行业多家有实力的企业参展,展位前始终人头攒动,充分搭建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产品供应商的交流互动平台。

 

工程参观

625日上午,本次会议的协办单位——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组织部分代表参观天津武清天狮国际大学城工地“地基基础系列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现场观摩及展示”,这次参观向参会代表实地展示了地基基础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代表们纷纷表示此行受益匪浅。

 

致谢

本次会议吸引了全国各地350多名代表到场,大家普遍反映会议报告质量高,会务工作组织得当,着实不虚此行,希望今后能提供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本次会议组委会感谢大家都本次会议的认同,希望一如既往支持和鼓励我们,我们倍加努力,为大家搭建更好、更广的交流、互动和沟通的平台。

本次会议还得到了地基基础技术创新联盟、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荣创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化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协助,《减震技术》杂志和筑龙网为本次会议提供媒体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后续我们还将举办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系列图集宣贯暨项目观摩培训(77-8日 青岛)、第五届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会议(714-16日 南京)、中国高耸结构第23届学术交流会(727-30日 大理)、山地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9月 重庆)、第十四届结构工程国际研讨会(ISSE-14)(1012-15日 北京)、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第五届钢结构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2016年钢结构设计规范学术年会(1111-12日 北京)等,欢迎参会!(关注建筑结构微信(IDBuildingstructure),可了解更多最新信息)

发布时间:2016-07-05